泉州到汴梁路途遥远,这可不是主世界,坐飞机就那么一两个小时,这里走这么一段路,走两个月都正常。

    而等接到圣旨,再去到汴京,已经是春节之后的事了。

    自己回主世界过完春节,直接通过超级虫洞穿到开封汴梁就行了,李浩当然不会在路上花时间。自己只要安排一支队伍从泉州赶路去汴梁,给外人一个假象就行。

    李浩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想了想问道:“你的宣传布置好了吗?”

    萧中直笑道:“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展宣传行动。公子本就是一代奇人,我只需推波助澜就行了。一定可以在民间掀起浪潮,将公子神化。”

    “那就开始吧,现在离金兵入侵的时间不太长了。”

    萧中直对这次宣传已经策划好了,李浩对这些具体的事务不想过问,放手让他去干就行了。

    这时一个下人来报:“少爷,莫大小姐来了!”

    萧中直道:“那我先行造退了!”

    李浩别过萧中直,回到花园,就看到莫诗筠俏生生的站在凉亭里,看着花园里的风景。

    “诗筠!”李浩喊了一声。

    莫诗筠回过头来看见李浩,高兴中微微带有几分羞涩。

    李浩快步走过去,抓住她柔软白嫩的小手,“你来啦!”

    莫诗筠纤手微微一缩,但想起四周没人,但让李浩握住了。“嗯,刚来到。你上次给我哥的资料,他看了之后很震惊,他说一定要尽快完成《中庸新注》编著。”

    李浩让智脑从互联网上整理了很多资料,给莫凡的全部是有关《中庸》一书的资料。这些资料结合了后世一些儒家的学说,并有一些现代的观点。莫凡如获至宝,一直在研习,想将这些观点融合,编写一本《中庸》的注释。

    在宋朝中,为四书五经中的一本作注,那是非同小可的。儒林名家也没几个人敢说读透了四书的,更遑论为四书作注了。莫凡这书一出,如果言之有物,能够发前人未发的观点,必定能够在士大夫阶层获得巨大的声誉,对以后仕途有极大的帮助。

    李浩给这些资料莫凡,让他整理成书,只提了一个要求,作者中也添加上自己的名字。这也是李浩舆论炒作的一部分,要在读书人之中建立名望。

    莫凡觉得如果没有李浩这些观点,自己万万不敢为《中庸》作注,所以他决定将李浩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最近一段时间,莫凡全副心神投入这项工作中,这其实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