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伟比划了一下,发现手上的平板居然比自己摊开的手掌还要小一点,抬头问道:“是不是小了点?”

    “屏幕对角线长度5英寸,整体大概六英寸多一些。用的其实就是大屏p4的彩屏,800乘480分辨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市场上就那么几种屏幕。分辨率小些处理器压力小,分辨率太大带不动啊。”

    “也是,已经相当于五六个手机屏幕的分辨率了,也不算小了。有啥游戏没有?”

    “预装《生物系来找茬》。”

    《生物系来找茬》游戏源自深受女生欢迎的流行休闲游戏《大家来找茬》,后者玩法规则非常简单,屏幕上出现两幅相似图片,其中会有若干处不同,玩家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找出所有的不同,因为规则简单广受欢迎,开发非常容易,其在网络上有非常多仿制版本。

    制作“找茬”类游戏非常容易,收集一些让人赏心悦目的图片:美女明星、建筑景点、卡通形象、宠物动植物、静物照片等,使用photoshop之类修图软件在副本上改出四五处“不同”,就可以作为游戏关卡了,游戏规则简单使得程序代码规模也很小,使用vb等事件驱动的编程工具可以很轻松制作出一款新的找茬游戏来,《生物系来找茬》也是如此。

    这个游戏相对其他“找茬”类游戏,主要亮点在于更加精美,具有一定知识性,它使用大量动植物图片作为关卡,在保持“赏心悦目”这个共性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定的教育科普意义。

    游戏分为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传统模式玩法和普通“找茬”类游戏一致,包含普通模式和限时模式等。

    创新模式则要求玩家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找到两张图片里面的雄性生物,玩家也可以在设置里面把游戏目标改成选择雌性生物。

    “有次我跟佳佳两个人争论一只哈士奇的公母,谁也说服不了谁。然后我忽然就有了灵感,何不把这个‘判断动物的公母雌雄’做成游戏?既有娱乐效果,又有知识性,于是就有了《生物系来找茬》。”

    “切~!”对于马竞的自吹自擂魏伟完全没感觉,“你那什么创新模式只是把考试题的abcd四个选项变成ab两个选项,都给配上图罢了,哪有什么创新?”

    “这也是创新啊,我第一个把选择题和‘找茬’游戏结合起来了嘛。”

    “生物系那个就是难度分级做得太烂了,第一关〈鸡形目〉,对着羽毛亮丽的点就对了,一定是公的;第二关〈雀形目〉,还是对着羽毛亮丽的点;第三关〈雁形目〉,继续点羽毛靓丽的。这游戏就是鸟太多了,应该多来点猩猩猴子、狼狗猫虎、牛羊马驴、昆虫蜘蛛什么的。”

    “那样的话,难度又太高了,你能分清楚母蚊子公蚊子?母苍蝇公苍蝇?”

    “不能。”魏伟倒也干脆,“我就只知道公蚊子吸食植物汁液不吸血,所以都在草木附近比较多。对了!可以这样嘛,对于难度比较高的这些可以在背景图片上面下功夫,增加一些像是生活环境啊、动作姿态啊之类的线索来降低难度!我这个想法不错吧?”

    “还成。”

    “对了对了,我又有一个想法冒出来了,挡都挡不住!”魏伟兴奋道:“只分辨公母的话,对于熟悉的动物,大家都知道大公鸡有鸡冠和华丽羽毛,鸭子白鹅的公母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至少我就不知道了。所以我觉得可以看一个更加简单的玩法,不判断公母了,改为判断哪个是真实存在的,那个是假的!”

    缓了口气,魏伟说道:“像是网上流传的拇指猫和茶杯犬图片,很多人就不知道真假。类似这样的图片就可以拿来做题目关卡,还有就是那些长相实在奇葩,看起来不像地球生物的动植物的图片,也可以拿来做关卡。为了降低难度,同时方便继承《大学生来找茬》的程序框架,也是一次显示两张图片,至少有50%正确率。然后这个玩法模式更加方便推广到其他玩法上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