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也是在遭到了这么一下当头巨棒之后,这才意识到源自pc的菜单式界面已经过时了,痛定思痛于10年推出了专门为手机等小屏设备准备的etro界面,图标太小不好点?ok给你放大成磁贴这下子不怕点不中了吧?
不过这时候微软的工程师思维又抽风了,在看到etro界面取得一片赞誉之后,他们居然脑抽地将其引入到了新一代的pc系统in8上面,结果又遭到了一众“鼠标党”的痛斥,不少人因为用不惯in8那个触摸风格的开始桌面,愤而重装in7。后知后觉的微软这才发现自己又想当然了,连忙宣布今年即将发布的in8点1里面开始按钮将会回归。
微软有一个操作系统跟蜜蜂系统x86版的地位非常相像,那就是inrt,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倒霉孩子。
微软在去年正式放弃了ince内核,以及基于其上的、p7系统,重新推出的indosphone8系统是基于x86架构和nt内核的全新系统,不过因为在p7升级问题上被摆了一道,第三方厂商都不怎么感冒,只有已经上了贼船的诺基亚还在推出搭载此系统的露迷a手机。
小比起来,用户似乎更加喜欢搭载in8系统的平板电脑,因为后者可以直接运行pc平台多年积累的海量exe应用程序虽然这些应用软件大多数都需要额外连接键盘鼠标才能正常使用,不过还是吸引了不少囊中羞涩的用户,买来in8+ato的低价平板,接上键盘鼠标当廉价上网本来用。
而同样是面向平板领域的rt,就没有抱pc系统大腿的机会了,因为基于ar架构的原因,运行于其上的应用软件都需要重新开发,虽然微软为其引入了自家王牌软件office系列和ie10,但是架不住没有其他厂商配合,这个系统却是惨败了,根据相关调查今年第一季度rt设备仅仅售出20万台,一众第三方厂商非常受伤,纷纷转向生产正宗in8平板。不过可惜他们不晓得intel正准备发起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战役,最终又不得不放弃in8平板,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实际上平板电脑市场上,除了第一个成功者ipad,以及微软surface(奢飞思,什么鬼?不是叫苏菲么?),还有蜜蜂pad以外,再没有一个成功者。而此时的surface还谈不上成功,反倒是蜜蜂家的平板产品凭借着差异化的优势,在细分市场上取得了优秀的销售成绩虽然销量只是百万水平,跟ipad不能比,但好歹是赚到钱了。
其实马竞所谓的退出pc平台,其实是因为他看到了surface的潜力,尽管后者惨淡的销量并不算得上取得了成功,但马竞认为其使用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的思路却是对的,相比之下其同胞兄弟使用酷睿i5的pro其实就是个用触摸屏取代键盘鼠标的变形笔记本,本质上还没有跳出键盘鼠标的藩篱。
至于困扰surface(rt)的应用过少问题,在开挂的马竞和被他开挂的蜜蜂软件面前,自然不是问题了,然后x86蜜蜂就被削了。
之所以砍掉它,主要还是蜜蜂打算集中精力到自家bar架构+蜜蜂系统的闭环生态系统当中来。因为x86pc已经发展得很完善的关系,intel、微软在这一块积累了大量专利,构建了牢牢的专利壁垒,x86蜜蜂之所以卖不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国外遭到了微软的专利威胁,虽然老外也不爽微软一统江湖好久了,但人家手上有专利大棒大家也没脾气。
事实上微软也没告错人,马竞在主导开发x86蜜蜂的时候的确是大量研究参考了市面上几个主要操作系统,从界面到可以获取的那部分源代码都有深入分析研究,最终出炉的蜜蜂系统x86版虽然从代码和程序架构上面已经尽力抹去“借鉴”痕迹了,但因为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硬件基础和用户基础,所以最终的ui/ux(用户界面/用户体验)还是很像indos。
这在“像素级复制”泛滥的国内并不是问题,毕竟没有直接使用微软的代码和文件资源,但在国外就不成了,人家是可以把操作方式注册专利的。
早在苹果注册手机滑动解锁和圆角矩形外观的专利之前,微软在2004年就注册了鼠标单击双击三击甚至n击的专利,不过微软没有像苹果一样气急败坏挥舞专利大棒罢了。两家市值千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巨头却为了圆角矩形这个可能存在了几千年的常见外观而诉诸法庭,真是想想就让人觉得讽刺。
微软倒是对蜜蜂威胁过诉诸法院,不过蜜蜂干脆不出口相应产品,微软在国内又得不到具体规定的支持,最后就只能不尴不尬地走下来了。而现在马竞干脆趁着棱镜门事件,重新引起果然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高度关注,把x86蜜蜂给送人了。
本来蜜蜂虽然有逐步放弃x86pc,集中精力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划,但并没有制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不过后来又连续发生了好几件事情,才使得马竞做出了这个决定。除了6月初国际战士斯诺登戳破美国棱镜计划以外,还有鹭岛宣布购买瓶装汽油需要身份证和介绍信。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5月28日,基于28纳米的301处理器在湾湾成功流片了。
蜜蜂研究64位处理器也有很长时间了,这款基于28纳米制程的新架构完成后,因为其在内地的合作晶圆厂还没有这个实力,最终310系列的生产订单就被放在海峡对岸,首批投入生产的是芯片面积最小、功能最简单,同时功耗也最小的301处理器。
这颗超低功耗处理器是用在新一代蜜蜂手环精简版上面的,可以进一步增强后者本就很长的续航时间。
不过这时候微软的工程师思维又抽风了,在看到etro界面取得一片赞誉之后,他们居然脑抽地将其引入到了新一代的pc系统in8上面,结果又遭到了一众“鼠标党”的痛斥,不少人因为用不惯in8那个触摸风格的开始桌面,愤而重装in7。后知后觉的微软这才发现自己又想当然了,连忙宣布今年即将发布的in8点1里面开始按钮将会回归。
微软有一个操作系统跟蜜蜂系统x86版的地位非常相像,那就是inrt,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倒霉孩子。
微软在去年正式放弃了ince内核,以及基于其上的、p7系统,重新推出的indosphone8系统是基于x86架构和nt内核的全新系统,不过因为在p7升级问题上被摆了一道,第三方厂商都不怎么感冒,只有已经上了贼船的诺基亚还在推出搭载此系统的露迷a手机。
小比起来,用户似乎更加喜欢搭载in8系统的平板电脑,因为后者可以直接运行pc平台多年积累的海量exe应用程序虽然这些应用软件大多数都需要额外连接键盘鼠标才能正常使用,不过还是吸引了不少囊中羞涩的用户,买来in8+ato的低价平板,接上键盘鼠标当廉价上网本来用。
而同样是面向平板领域的rt,就没有抱pc系统大腿的机会了,因为基于ar架构的原因,运行于其上的应用软件都需要重新开发,虽然微软为其引入了自家王牌软件office系列和ie10,但是架不住没有其他厂商配合,这个系统却是惨败了,根据相关调查今年第一季度rt设备仅仅售出20万台,一众第三方厂商非常受伤,纷纷转向生产正宗in8平板。不过可惜他们不晓得intel正准备发起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战役,最终又不得不放弃in8平板,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实际上平板电脑市场上,除了第一个成功者ipad,以及微软surface(奢飞思,什么鬼?不是叫苏菲么?),还有蜜蜂pad以外,再没有一个成功者。而此时的surface还谈不上成功,反倒是蜜蜂家的平板产品凭借着差异化的优势,在细分市场上取得了优秀的销售成绩虽然销量只是百万水平,跟ipad不能比,但好歹是赚到钱了。
其实马竞所谓的退出pc平台,其实是因为他看到了surface的潜力,尽管后者惨淡的销量并不算得上取得了成功,但马竞认为其使用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的思路却是对的,相比之下其同胞兄弟使用酷睿i5的pro其实就是个用触摸屏取代键盘鼠标的变形笔记本,本质上还没有跳出键盘鼠标的藩篱。
至于困扰surface(rt)的应用过少问题,在开挂的马竞和被他开挂的蜜蜂软件面前,自然不是问题了,然后x86蜜蜂就被削了。
之所以砍掉它,主要还是蜜蜂打算集中精力到自家bar架构+蜜蜂系统的闭环生态系统当中来。因为x86pc已经发展得很完善的关系,intel、微软在这一块积累了大量专利,构建了牢牢的专利壁垒,x86蜜蜂之所以卖不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国外遭到了微软的专利威胁,虽然老外也不爽微软一统江湖好久了,但人家手上有专利大棒大家也没脾气。
事实上微软也没告错人,马竞在主导开发x86蜜蜂的时候的确是大量研究参考了市面上几个主要操作系统,从界面到可以获取的那部分源代码都有深入分析研究,最终出炉的蜜蜂系统x86版虽然从代码和程序架构上面已经尽力抹去“借鉴”痕迹了,但因为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硬件基础和用户基础,所以最终的ui/ux(用户界面/用户体验)还是很像indos。
这在“像素级复制”泛滥的国内并不是问题,毕竟没有直接使用微软的代码和文件资源,但在国外就不成了,人家是可以把操作方式注册专利的。
早在苹果注册手机滑动解锁和圆角矩形外观的专利之前,微软在2004年就注册了鼠标单击双击三击甚至n击的专利,不过微软没有像苹果一样气急败坏挥舞专利大棒罢了。两家市值千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巨头却为了圆角矩形这个可能存在了几千年的常见外观而诉诸法庭,真是想想就让人觉得讽刺。
微软倒是对蜜蜂威胁过诉诸法院,不过蜜蜂干脆不出口相应产品,微软在国内又得不到具体规定的支持,最后就只能不尴不尬地走下来了。而现在马竞干脆趁着棱镜门事件,重新引起果然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高度关注,把x86蜜蜂给送人了。
本来蜜蜂虽然有逐步放弃x86pc,集中精力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划,但并没有制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不过后来又连续发生了好几件事情,才使得马竞做出了这个决定。除了6月初国际战士斯诺登戳破美国棱镜计划以外,还有鹭岛宣布购买瓶装汽油需要身份证和介绍信。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5月28日,基于28纳米的301处理器在湾湾成功流片了。
蜜蜂研究64位处理器也有很长时间了,这款基于28纳米制程的新架构完成后,因为其在内地的合作晶圆厂还没有这个实力,最终310系列的生产订单就被放在海峡对岸,首批投入生产的是芯片面积最小、功能最简单,同时功耗也最小的301处理器。
这颗超低功耗处理器是用在新一代蜜蜂手环精简版上面的,可以进一步增强后者本就很长的续航时间。